English

来自人民的慰问和声讨

1999-05-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编辑部 我有话说

从5月8日下午到今日晚间,数百次电话铃声在虎子所工作的国际部的8个分机和一条直线上此起彼伏,数百份传真不停地在传真机上滚动,它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

捐款一片深情

“我要向许杏虎夫妇捐款20万元!”全国知名的山东单县麻纺集团董事长王青山在5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后不久打来电话,“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充分地向世人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暴行,我捐款是要表达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对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支持,这也是我做为一名公民的义务”。他将于10日一早乘飞机赶到本报。

9日早7点,一位个体经营者专程从福建来到编辑部,他带来了1.5万元现金。他说:“我并不富裕,这是我多年来的积蓄。”

200元虽比不上数十万元,却同样是一片深情厚意。山东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付凤伟告诉编辑部:“我虽然刚工作不久,收入不多,但为了表达我的心意,我先捐200元,以后每月从工资里拿出50元捐给遇难者家属,一直到他们老。”

哀悼来自孩子

9日晚上8点半,光明小学的7位少先队代表在崇文区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宋界丰的带领下来到编辑部虎子曾经坐过的位子前,面对桌子上虎子夫妇的照片深深地鞠了三躬,把三朵白花和一条红领巾放在了虎子的桌上,红领巾上写着:“献给为正义献身的英雄。”宋界丰介绍道,明天上午,光明小学将举行升旗仪式,表达学生们对虎子夫妇的哀思。他还说:“这些学生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刚才是家长们将小记者们送到报社,他们现在还在门外等着呢。”一名叫常江的小记者说,她的妈妈看完消息后说当记者是十分危险的,问她是否还愿从事新闻工作吗?小常江坚定地说,当记者能锻炼思维,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我要向英雄学习,一定要当好记者。在离开编辑部前,这些小记者们送上一封慰问信。

采访应接不暇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虎子是光明日报记者后不久,各新闻单位纷纷来编辑部采访。从国际部的主任、副主任到编辑都成了新闻单位的采访对象。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和新闻评论部的记者来得最早,他们在当晚节目中,报道了在国际部的采访。为了等当日的报纸大样,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节目的记者走得最晚,直到9日早4点多钟,他们才离开。9日下午,香港“亚视”的记者也专程赶来了解虎子的情况。

用“应接不暇”来形容接待采访恰如其分。仅一家电视台就有好几个部门前来,9日晚11点,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主持人董倩来到编辑部采访,他们离开的时间已是5月10日凌晨。摄影记者们主要对着虎子坐过的位子、悼念花篮及储存在电脑里的虎子的“战地日记”拍摄和拍照。文字记者们则是刨根问底,大有不问出点与众不同的素材绝不罢休的精神。全国各地不少报纸记者打来电话要求采访和索要文字材料,于是,编辑部的传真机成了给他们提供资料的复印机,9日下午,传真机终于因承受不了大量的复印而出了故障。

声讨义愤填膺

每一位打来电话的人都要向编辑部强烈地表达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暴行的声讨。他们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记者、干部、学生,其中不少是虎子《亲历炮火》的忠实读者。安徽读者谭新建送诗一首:“光明”使者飞向南,竟遭强盗毒尽伤,流血白鸽声声问,北约血债何时还。

河南洛阳一位工人说他以前从未打过长途电话,但今天悲痛得实在忍不住,要报社转达他对死难者的慰问和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愤怒。社科院语言所教授、研究员王克仲先生来电,告诉他写了一首挽联以寄哀思:“何惧硝烟战火英雄记者正义报道传寰宇不惜红妆素裹巾帼女性前沿风采感亿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